标题:
税收要关注民生促进社会公平和谐
[打印本页]
作者:
ywb
时间:
2007-2-12 14:59
标题:
税收要关注民生促进社会公平和谐
本报讯 2月6日,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成思危在由中国税务报社主办的“关注中国税收”系列发布会上指出,我国的税收工作连年取得新进展,对国家的发展、社会的稳定起到了重要的作用。税收应进一步发挥调节收入分配的作用,同时进一步关注民生与社会的公平,促进和谐社会的构建。
成思危对当前税收工作提出了三方面的看法:
第一,税收要起到优化资源配置、促进经济发展的作用。
税收政策是国家财政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税收通过支持政府开展各项工作,促进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稳定,同时税收还能起到优化资源配置的作用。近年来,国家运用税收手段,在鼓励技术创新、西部大开发以及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等方面,都取得了明显的成效,充分说明了税收调控国民经济的作用。
税收另一个重要作用就是调节收入分配,促进社会和谐。近年来我国经济快速发展,但也产生了一些问题,特别是贫富差距拉大的问题,这是不容忽视的。一方面我们要学习和运用市场经济的手段,提高经济发展的效益和速度,大胆学习借鉴国外市场经济发展过程中好的经验和做法,以及好的组织方式和管理方式,并结合我国的实际加以运用。另一方面,我们要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制度,保持社会公平和正义。这两个方面是相辅相成的,如果只讲效率,不讲公平,贫富差距就会不断拉大,导致社会不稳定,最后也无效率可谈。如果只讲公平,不讲效率,就难以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
成思危说,过去我们较多关注的是效率,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但是到了当前这个阶段,我们就要更关注社会公平了,这是因为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水平提高了,需要把社会公平问题提到更重要的位置上加以考虑。目前我国存在三方面的差距,第一个是东部和西部之间的差距。东部地区经济发展已经达到了较高的水平,而西部有些地区仍然相当贫穷和落后。按照世界银行的标准,每人每天的消费支出低于1美元就被视为绝对贫困,我国还有1.3亿人口处于这种状态,这些贫困人口主要集中在西部和少数民族地区,我们还要下很大的力气来解决这一问题。
第二个差距是城乡差距,城市居民和农村居民的收入差距。根据统计,城市居民的人均收入是农村居民的3倍,城市居民的购买力是农村居民的4倍,城市居民享有的社会保障、教育、卫生、文化等方面的公共服务都要比农村好得多。第三个差距是城市内部富人与穷人的差距。现在城市中产生了一些富人,但城市里也有很贫穷的人,特别是下岗工人和进城务工的农民。
成思危指出,解决这三大差距,税收要发挥重要的作用。国家投入了大量资金在西部大开发等工作上,而在资金的来源上,既有国债资金,也有国家的财税收入。在解决城乡差别上,国家免除了农业税,这是具有标志性的历史事件。在解决城市中收入差距方面,国家正在加强社会保障等方面的投入力度,对符合低保标准者要做到应保尽保。正因如此,税收对于调节和缩小收入差距,促进社会和谐,将起到重要的作用。
税收的第三大作用在于增强国家实力,保证国家安全。尽管和平和发展是当前世界的主题,但对我国的传统和非传统的安全威胁还是存在的,这些安全问题就要靠国家来妥善处理,国家处理的前提就是要有财税收入的支撑。因此,我国现在之所以能有一个和平、稳定、团结的发展环境,和国家实力的提高,国家税收收入的不断增长有着直接的关系。
第二,发展和提高税收工作的水平,一定要强调依法治税。
首先要做到有法可依。税收法律主要是两大类,一类是实体法,一类是程序法。实体法就是税法,而程序法就是《税收征管法》。目前,我国仍然处在从传统的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转变的过程中,因此税收法律的制定也有一定的渐进性,它和成熟的市场经济国家不一样,成熟的市场经济国家法律是相对比较稳定,但我们由于处于转型过程中,法律的制定也要与时俱进。
《税收征管法》要求税务部门做到“应收尽收”。这其中包含三方面的含义,一是适度,二是公平,三是有效。
所谓适度就是要根据国家发展的情况、发展的程度和人民群众收入的增长情况,来确定税种、税基和税率。如果税收收入减少,国家就会没有力量去办很多应办的事情,这就影响到国家的发展。相反,如果税收收得过高,企业作为市场经济细胞的发展活力和个人的消费能力就会受到限制。
税收要强调公平。此次全国人大常委会对《企业所得税法》进行审议,就是要实现“两法”合一,从而体现出内外资企业在税收待遇上的平等,对所有企业都实行国民待遇。
税收要做到有效。也就是说国家对应该给予优惠的要给予优惠,对应该限制的要给予限制,从而使税收发挥有效的调节作用。新的《企业所得税法》对高新技术企业、小型企业都有一定幅度的税收优惠,其最终目的是为了促进企业发展。此外,我们还要通过税收手段限制高能耗产品的出口,同时考虑将这些政策写入法律条文中,使税收调节经济运行的作用有法可依。此外,税收工作必须做到坚持依法治税,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税务部门要严格按照法律法规来征税和执法,司法部门对税收违法案件必须严肃处理。
第三,要努力提高全社会的纳税意识。
实现税收工作的目标,单靠法律是不够的。法律是全体公民必须遵守的“硬约束”,但依法治国还要和以德治国相结合。在社会上要形成一种风气、道德规范,这也是非常重要的。道德是全体公民共同遵守的一种“软约束”。比如在此次公布的2006年度的十大税收新闻中,就有“八成民众不愿意和纳税污点企业做生意”这条新闻。在市场经济环境中,老百姓不买这个企业的产品,企业非垮不可。所以,在税收方面形成良好的道德力量是非常重要的。
由于我国过去长期实行计划经济体制,所以总体来说,社会上的纳税意识还不是很强,人们应该根据时代的发展不断增强自身的纳税意识。除了个人纳税人外,目前我国仍有部分企业存在纳税意识不强的问题,特别是有些民营企业。企业必须要增强依法纳税的意识,否则不仅要受到税务部门的查处,同时也会影响企业的发展。此外,纳税人也要培养维权意识,对于不合理、不合法的税与费,也要敢于提出异议,维护自身的权益。
除了提高社会各界的纳税意识之外,国家还要鼓励企业和个人介入“第三次分配”,在此次评选出的十大税收新闻中就有“捐赠减免税政策鼓励企业介入‘第三次分配’”这条新闻。所谓“第三次分配”,就是先富起来的人,在自愿的原则下,拿出一部分财产帮助弱势群体改善其生活、教育、医疗卫生等方面条件。国家应通过税收手段鼓励企业从事慈善事业,这有助于提高全社会的纳税意识。此外,要让纳税人了解税法,了解自己的权利和义务,因为任何一部法律都讲究权利和义务的对称。
www.ctaxnews.com.cn
2007.02.07 厉征
欢迎光临 丹阳市鑫桥税务师事务所有限公司 (http://xqtax.com.cn/bbs/)
Powered by Discuz! 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