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税号”要来了 对你意味着什么?
缴社保、买房子、炒股票……请先提供您的税号,家庭计征个税、开征房产税、破题遗产税……先要人人有税号。
3日在国务院法制办征求意见结束的《税收征收管理法修订草案(征求意见稿)》告诉我们,个人税号时代渐行渐近。今后,一个小小的税号不仅会渗透我们的生活,还将让我们充分了解自己的“税上人生”。
请提供你的税号
个人税号,在一些西方发达国家可谓历史悠久,其使用的频繁程度甚至超过身份证号。随着我国个人税号时代到来,这小小的号码又将会怎样渗透我们的日常生活?
国家将为每个人编制一个具有唯一性的税号,这个税号终身只有一个,也就是说即使有一天姓名更改了,税号也不会改变。这不禁让人想起富兰克林的那句名言,世上只有两件事不可避免,死亡和纳税。
是的,买车需要缴纳车购税、买房需要缴纳契税、炒股需要缴纳印花税……每个人都不会生活在真空中,什么都不做,所以每个人都会纳税,每个人都会有税号,不会有例外。
个人税号,很有可能就是身份证号,或是在身份证号基础上编制的,而根据我国的社会保险法,身份证号与社会保障号是一样的,今年,社会保障制度并轨后,每个人都会有一个社会保障号,也就是说每个人都将有一个“三合一”的号。
税号和社会保障号合一是世界通行的做法,也许很多人会觉得这是出于好记的原因,但还有很深刻的一层含义,这象征着因为你向政府纳税,所以政府向你提供社会保障的逻辑关系。
“请提供你的税号”,这句话我们将会经常听到,比如每个月缴纳社保费、退休后领取社保费的时候,如果是单位代扣代缴,单位就会代为提供;再比如向政府部门登记自己的土地、房屋等不动产的时候。
今后的日常生活中,只要涉及合同、协议都会要求提供个人税号,买卖、租赁房屋中需要提供;炒股票、买保险时需要提供;银行也会在每笔大额转账时,向税务部门提供账户人的个人税号。
先要人人有税号
我国提出建立个人税号至少可以追溯到10年前。2005年,国家税务总局在谈及个税改革时提出,依托个人身份证件号码,编制纳税人识别号,以此为基础,按照“一户式”储存的要求,建立完整、准确的纳税人档案。
个人税号与个税改革常被同时提及。2015年,在提出建立个人税号制度的同时,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也在2015年的改革清单中列出,要抓紧推进个税改革,研究提出改革方案。
个税改革的目标是“综合计征”,十分专业的术语。举例来说明,一边是很多筐,里面分别装着个人的工资收入、股票收入、租房收入等,这些收入用不同的税率计征个税,结果就是低收入者与高收入者交的税差不多;一边是一个大筐,把所有的收入放到里面用统一的税率计征个税,低收入者少缴税,高收入者多缴税,后者就是“综合计征”。
个人税号实际就是那个大筐。在收入多元化的今天,有了这个税号,每个人的纳税信息才能归集到一块,不再是碎片化的,才可以综合计算一个人、一个家庭的收入情况与税率水平,才能实现个税调节收入分配的功能。
财政部部长楼继伟曾表示,未来我国个税会考虑家庭负担情况,如将赡养人口、房屋按揭贷款等情况计入抵扣因素体现公平;部分所得项目,如股息、分红等隐性收入将实行综合计税,并优化税率结构。
从种种迹象预见,2015年,沉寂多年的个税改革将会有动作,而个人税号是实现这一改革必须的技术条件,这二者必须同步推进。
事实上,不仅个税改革,包括房地产税改革,包括开征遗产税,这些与我们切身利益紧密相关的直接税改革,都需要个人税号制度的建立作为基础,只有能够掌握个人税号中的个人交易、收入、财产信息等,才能消除征税漏洞,实现公平征税。
小税号背后的大征信
个人税号,实际就是为每个人一生的纳税行为建立一个档案,将个人的各种纳税行为集结在税号之下。
在全程参与《税收征收管理法修订草案(征求意见稿)》修订与讨论的北京大学法学院教授刘剑文看来,个人税号,表面只是一个小小的号码,其背后是捆绑在上面的纳税信息,再背后其实就是社会征信体系。
身份证号、个人税号、社会保障号是否三号合一并非核心问题,真正重要的是其背后的制度和信息是否深度共通。
纳税信息能否与每个人的身份信息、银行信息、不动产信息等实现共享,能否打通部门的壁垒,实现各个部门信息的互联互通,消灭信息“孤岛”,这是建立个人税号制度的核心,也是建立全社会征信系统的核心。
从发达国家的经验看,在整个社会征信体系中,诚信纳税是作为一项最基本的考量,一个人有一次纳税不良记录,就会在出入境、银行贷款等方面“寸步难行”,而拥有良好的纳税记录,将会是一笔非常宝贵的信用财富,助力个人的“一路畅通”。
在个人税号的频繁使用中,“我是纳税人”的意识将不断被激活,个人“税感”将不断保持。那么,作为纳税人,就会越来越多地思考我缴的税是不是跟享受的社会服务对应,就会越来越多地监督政府究竟怎么去花钱,这也要求政府的透明公开,这也是一个国家文明与进步的标志。
一个税号捆绑了很多,也将牵动很多。税收,直接关系到国家和每个人的钱袋子,我们通常所说的税收法定也好,税负公平也好,都需要人人关心税的氛围,而个人税号时代的到来也将让我们充分了解自己的“税上人生”。(记者何雨欣、韩洁、侯雪静)
———— 收起 ————
预测
你的身份证号可能成为“税号”
2月3日,《税收征收管理法修订草案(征求意见稿)》在国务院法制办征求意见截止。这份内容丰富的意见稿一个突出特点就是明确了纳税人识别号制度的法律地位。
“国家施行统一的纳税人识别号制度”。意见稿中明确,今后,税务部门将按照国家标准为企业、公民等纳税人编制唯一且终身不变的确认其身份的数字代码标识。
目前,我国企业、事业单位和社会组织都拥有税务登记代码,主要由区域码和组织机构代码组成,个体工商户税务登记代码为其居民身份证号码。对于自然人,税务代码制度却没有实现全覆盖。
———— 全文 ————
观点
你为啥要有第二张“身份证”
“纳税人识别号”是什么?既然我们都有身份证,所谓“第二张身份证”有何必要?随着《税收征收管理法修订草案(征求意见稿)》征求意见3日截止,很多人都会问这样的问题。因为税收就是从公民荷包里拿钱,所以一定要用最通俗的话,直截了当说清楚。
其实,“纳税人识别号”既可以说是纳税“义务的收据”,也可以说是纳税人“权利的凭证”,权利与义务高度统一。而确立“纳税人识别号”的法律地位,释放了依宪法国、依法治国一个强有力的信号。
政府相当于负责为纳税人打理钱财的管理者;政府使用税款,为纳税人提供必不可少的公共服务时,公民相当于购买这些公共服务的消费者。将跟随我们一辈子的“纳税人识别号”,就要提醒这个法治事实。
作为一项基本义务,宪法规定了公民纳税的义务。我们绝大多数人都恪尽义务——但对此我们并不总是清楚的。长期以来,我国对征税行为强调得多,对纳税主体强调得很不够。“纳税人识别号”就是明确纳税人“股东”主体地位。我们纳税是为了向政府购买公共服务。因此“纳税人识别号”是权利的凭证:我们花了这个钱,政府提供的服务不能缺斤短两,必须货真价实。
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从依法治国和现代国家治理体系高度对财税体制改革提出了明确要求。依法治国与税收体制改革是高度契合的。
法学家强调,“纳税人识别号”与诚信社会建设高度契合。其实,这绝不仅仅涉及公民个人的纳税信用问题。税收本质上是纳税人与政府的一种等价交换关系。政府为纳税人提供教育、卫生、治安、社保等公共物品,纳税人为此纳税。这种等价交换是现代社会存在的基石。纳税人要讲诚信,征税方更要讲诚信,才可能有现代税收的顺利运作。
当然,一切都离不开健全社会的税收法治观念。让包括小学生在内的每一个普通公民,都能用几句讲清楚“个人税号”是什么,是一个了不起的开端。(记者王立彬)
万象
美国个人“税号”能干啥
美国著名政治家、科学家本杰明·富兰克林有句名言:世上只有两件事不可避免,死亡和纳税。个人所得税是美国联邦政府财政收入的最大来源,一般占45%左右。与之相匹配的,是一套由来已久的个人所得税征管制度与纳税人识别号制度。
根据美国法律,每一个在美国居住、有收入且符合一定条件的人都有义务申报联邦所得税,否则面临民事甚至刑事处罚。
美国联邦政府的征税机构是国内税收署。自上世纪60年代以来,国会批准国内税收署将此前已配发给每个公民的社会安全号当作纳税人识别号使用,自此建立起社安号与税号合二为一的纳税人识别号制度,基本覆盖了所有纳税人群。
美国社安号是一组9位数号码,类似国内的居民身份证号,由美国社会安全管理局核发并印在一张彩色纸卡上。社安号设立于上世纪30年代,起初只是用来向政府申报个人薪资并确定个人是否有资格获得社会福利保障。随着社安号具备纳税记录功能,其作用广泛扩大到各个经济领域。它不仅是合法工作的许可,申请驾照、开设银行账户、申请信用卡、到医院看病等往往都要用到它。
社安号还是查阅个人信用记录的关键信息索引。只要将个人社安号输入全国联网的电脑系统,便可查询到个人所有背景资料和信用记录,包括年龄、教育背景、工作经历、水电费缴纳、个人所得税缴纳以及与银行、保险等金融机构打交道的记录。
记者刚到美国之初,办理公寓入住手续、缴纳水电费、电视网络费都曾遇到房产中介或专业缴费公司要求提供社安号,以查阅个人信用记录。由于缺乏相关记录,记者刚开始办理这些业务时都要先交一笔押金,等到连续几个月按时支付账单后,押金才予以退还。记者拿到社安号后大约半年,才够资格申请到第一张信用卡。
美国政府将社安号作为纳税识别号,极大地降低了个人偷逃税行为的可能性和政府的税收征管成本,对建设诚信社会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一旦留下不良纳税记录,这个污点将终身相随,无论找工作还是开公司都会四处碰壁,令逃税者得不偿失。
对于一些移民来说,即便不具备申请社安号的资格,同样可以向美国国内税收署申请个人纳税识别号。例如,那些购买或出售美国房地产的外籍人士,即便不在美国长期居住,也需要申请个人纳税识别号,以便按照当地法律规定纳税。(记者高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