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股市,解放思想需要进行独立思考
人民网经济频道
3月的最后一个交易日,上证综指失守3500点。至此,上证综指3月20.14%的跌幅也创下了1995年以来的最高纪录;沪深300指数的18.91%也创下了自2005年以来的月跌幅之最。中国股市历史不长,资本市场建设还有许多问题有待解决。越是在出现问题的时候,越需要我们解放思想,有所作为。温家宝总理在两会记者招待会上表示,“要使每个人,特别是领导干部的思想得到解放,也就是说要有独立思考、批判思维和创造能力。”话语权和定价权被国际投行和利益相关者控制,这已经成为包括中国在内的新兴市场的通病,而且极其危险。如何做到“完善配套政策,维护市场稳定,保护投资利益,巩固经济成果”,让中国资本市场健康发展,确实需要政府监管部门、专家学者以及所有市场参与者认真地进行思考。
股市暴跌 受伤的不仅是中国资本市场
2008年3月27日,沪综指跌破3500点大关,最低见3407点,距离去年“5·30”调整行情的低点仅是一步之遥,市场信心濒于溃散。一年的牛市成果付之东流。回头看时,2007年中国股市的红火场面似乎已成了一场梦。尽管经历了“5·30”的挫折,但是2007年沪深股市在经过短暂整理后依然蓬勃向上,沪指刷新了中国股市诞生以来的最高点位,一举冲上6124点。蓬勃的股市所营造出的财富效应点燃了众多中国人投资激情,带动了基金行业和银行保险理财的火爆。然而,仅仅过了几个月的时间,中国股市在进入2008年后却上演了一场同样惊心动魄的大幅下跌行情,远超过美国股市的惨烈行情,从1月21日到3月27日,短短两个月,上证指数已从5000多点跌到了3400点,跌幅超过了30%。数以万亿计的财富从股市消失,大量的散户投资人蒙受了巨大的损失。从股改之后投资者经过近2年时间积累起来的对股市的信心丧失殆尽。
投资者对股市的信心是支撑市场运行的重要支柱,一个让投资者失去信心的市场是注定对失去支撑。中国平安“天量”再融资计划的出炉、浦发银行等的再融资跟风之举,“大小非”的集中上市流通,降低证券交易印花税前景不明,大盘蓝筹股的业绩落差,包括QDII在内的基金和银行理财产品的“零收益”或“负收益”,以及上市公司不能令人信服的高管薪酬激励,所有这一切营造了一种的氛围,使股民对股市的未来无法保持信心,而机构的抛售又进一步加剧了股指的下行压力和市场的恐慌气氛。尽管管理层从2月以来批准发行了近20多只基金,但是脆弱的市场并没有因此而恢复活力。
有媒体指出,中国宏观经济需要一个稳定的资本市场,以为对中国经济进行紧缩、对股市进行打压就能让中国经济摆脱通胀压力顺利转轨的看法是大错。相反,中国经济需要一个高效配置的资本市场,帮助实体经济顺利度过目前的转型阵痛期。我国的需求拉动型与输入型通胀不是国内紧缩货币能够解决的,而必须通过市场化的资源配置体系解决结构性难题。抱着国外的理论食洋不化用于当下的中国,将使中国经济付出无法承受的转型代价。目前,企业面临沉重的融资、税收等方面的压力,对实体经济的影响已经体现在具体的数据中,3月27日当天,国家统计局公布的工业企业利润增速大幅下滑,引发了市场对于出现滞胀的忧虑。我国的工业企业的增长是经济增长的前提条件,如今低效的资源配置无疑是雪上加霜,通胀未除,滞胀阴影出现,难道我们要以实体经济的大幅下滑,要以制造业效率的普遍降低,要以大批人员的失业,来作为降低通胀的代价吗?
据报道,知情人士证实,今年1~2月外汇储备增长分别达616亿美元和573亿美元。前两个月外汇储备增量超过1100亿美元,高于2007年全年外汇储备增量的1/4,与去年同期相比,增幅分别达60%和9%,其中1月外储增量系迄今为止的最高纪录。而同期我国的外贸顺差却小于去年。由此可见相当一部分外资属于国际游资,企图借人民币升值的机会,到中国牟取暴利。在中国明确表示2008年实施稳健的财政政策和从紧的货币政策的情况下,外资却大量涌入,不但加重了宏观调控的难度,同时也增加了金融风险。
【相关新闻】国际金融报:A股一只脚已跨入熊市? 上证报:叫停再融资!降低印花税!限制减持! 大小非冲动:没有什么可以阻挡减持
疯狂的巨额融资 中国平安要干什么? 37.63% 上证综指创15年来季度最大跌幅 收评:4月1日沪指挫143点逼近3300点关口
海外做空 为中国股市设计的远程遥控
有分析人士认为,这次沪深股市非理性暴跌的成因甚为复杂,一方面,美国次贷危机没完没了的灾情让几乎所有的盲目抄底者尤其是缺乏国际投资经验的中国投资者成为前赴后继的套牢者,另一方面,实际上已成全球最具投资价值的中国股票却被那些国际资本持续唱空,又为国际资本提供最佳的抄底机会。这两者一而二,二而一,不啻一个相辅相成的圈套。在此美国次贷危机不断触发更新、更大的“地雷”的时间关口,全球的热钱已经把目光比以往更多地转向了经济形势相对稳定向上的中国。沪深股市虽然目前尚不存在与美国股市的联动机制,但是,在美元的暴跌逼人民币升值和美联储的减息挑战中国央行加息的背景下,实际上已经成为全球最具投资价值的中国股票却在被那些国际资本持续唱空,所有这些,值得我们深思。
与华尔街素来不联不动的沪深股市,因为A、H股的关系跟香港股市有所联动,而香港股市向来是看华尔街脸色行事的,于是沪深股市也就变得跟华尔街似乎有联有动起来。现在看来,这正是华尔街国际资本大佬做空香港股市的动机所在。在去年香港股市的历史性上升行情中大捞了一把的国际资本反手做空,三波次贷冲击波,香港股市非但一波也没逃过,一波比一波跌得更凶,而且比美国股市跌得还猛。恒指自去年10月底近32000点高位回落以来,至今累积跌幅逾33%,其间国企指数跌幅更达46%,而美国道指同期累计跌幅不足15%。“醉翁之意不在酒”。做空港股所针对的与其说是港股H股,不如说是沪深A股。在新加坡和我国香港上市的中国股指期货被当成了做空A股的工具,香港股市的中资股尤其是含A股的H股更是成了重点打劫对象。
热钱涌入中国,已经是无法回避的现实。那些以套取高额利润回报为目的的国际短期资本,按照去年的统计口径测算大约有250亿美元,相当于当年我国实际利用外资527亿美元的50%。加上冲销外逃资金等那些隐含的“热钱”,有人估计实际的热钱规模可能在350亿至400亿美元之间。不过,所有这些统计加估计显然都不能对那些通过各种渠道暗中潜入中国股市、楼市的热钱即俗称所谓“过江龙”做出合理的解释,其规模有人说是1000亿,有人则认为起码有3000亿。如果这一切并非虚构,那么,这些热钱在2007年赚够了大热大牛的中国股票之后的套现沽压,就是沪深股市2008年年初以来的暴跌动力,起码也是最大的杀手之一。然而,更让人担忧的是,当暴跌跌出了A股的底部的时候,对于被跌出去的本土投资者来说,是“财产性收入”打了对折,而对于“一个钱变成了两个钱”的热钱来说,则不仅有了更多的抄底本钱,而且现在可以抄到更便宜的底。这已经不是一个算术游戏,而是几何游戏。
【相关新闻】国际热钱在中国:不在同一级别上的博弈 A股跌幅缘何远超美股 2月以来新批基金已达到18只 逼近去年全年一半
放任股市 警惕暴跌酿造“廉价中国”
股市是一个资本参与游戏,投资和投机并存。从这一角度说,股价一定存在虚高,或者说刨沫是很自然的事。目前有一种说法,认为去年中国股市的火爆是股市泡沫的表现,应该“挤掉”刨沫,让股市降温。主张挤泡沫的人士动辄以日本停滞的十年说事儿,但那个时候,日本已经有了世界一流的制造企业,日元已经成为国际货币,正因为有这些基础,日本才能够抵御货币战争的袭击。
市场非理性狂泄的另一重大危险,是使中国经济最具价值部分的定价权完全被外资所掌握。本轮下跌,权重股成为重灾区,3月26日,太保破发,3月27日,中国石油、中国太保、民生银行等均跌逾5%,宝钢股份因业绩下降盘中更一度跌停;同时,中国神华、中国人寿、中国太保、中煤能源等权重股均迭创上市以来的新低,而中海集运、中煤能源则成为继中国太保之后的“破发股”,权重股盘中逼近跌停,并带动个股全线普跌。大盘蓝筹股是什么?是中国经济的神经中枢,是政府集所有的优势资源捧出的中国价格,如今,中国价格被打得落花流水,这哪里是与H股接轨,明明把中国垄断资源的定价权拱手交给美元投资者,让海外资金低价来接中国资源的盘。这些大盘蓝筹股的下挫,对内地投资者而言,是不堪回首的价值欺骗之旅,既非价值投资的标志,也无法成为股市的定海神针,而是成为吸纳中小股民的工具,成为刺破普通投资者财富的工具。对于海外投资者而言,这些大盘蓝筹股则成为炒手的调控中国市场的工具,成为赚取中国红利的捷运线,也成为掌握中国日后经济咽喉的要道。大盘蓝筹股沦落至此,绝不仅是中国资本市场的危机,而是中国经济的危机。
类似的例子很多。远的有亚洲金融危机殷鉴不远,近的仅以中国大豆的遭遇来对比一下中国股市:作为最古老的大豆原产地国家之一,1995年前,中国还是大豆净出口国。2000年,中国大豆进口量首次突破100万吨,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大豆进口国。
到2006年,我国大豆净进口2800万吨,是国内产量的1.77倍,进口依存度高达64%。2007年中国净进口更是超过3000万吨。
本来是优质大豆代表的中国大豆,在我国开放大豆市场后,突然遭到诸多贬抑。含油量低,水分高,杂质含量高,甚至有人夸张说,“中国大豆一半都是沙子”。各种以科学面目出现的研究报告,急着给中国的非转基因大豆盖上“劣质”的标签。同时,以转基因品种为主的进口大豆,则洪水般涌进中国市场。许多业内人士还对2004年中国大豆企业赴美采购大豆的惨痛教训记忆犹新。当时,芝加哥期货交易所获知“中国大豆采购团”来了,大豆期货价格剧烈攀升,达到每吨4300元人民币。而当中国企业“满载而归”,不到一个月,豆价大跌50%!
那一役,大多数中国本土大豆压榨企业陷入巨额亏损。他们知道被“暗算”了,但没有证据。随后,跨国粮商“雪中送炭”,展开大规模并购,本土榨油企业全面溃败。数据显示,至今中国70%油脂加工厂是外资或合资企业,80%大豆压榨能力为跨国粮食企业控制。
对外经贸大教授夏友富表示:“这都快成国际笑话了,没有定价权,人家在期货市场上只用一两个回合,就让你的企业全完蛋!”“中国老百姓正在为跨国垄断资本利益埋单。”夏友富研究发现,事实上穷人多付出的每一分钱,都变成了跨国粮食企业和国际投机资本口袋里的利润。夏友富提出疑问:“这种悲剧是否还会重演?”恐怕没有人能给出回答。
中国大豆业在全面开放的幌子下,在一些学说理论的迷惑下,最终全面溃败,教训可谓惨痛,而这还不是唯一的失败和教训。比如,有人鼓吹中国不需要过多考虑粮食安全,这其实是一种毋须辩驳的浅薄言论。对於有十三亿人口的中国来说,一旦粮食安全出现问题,后果将难以承受。世界大国无不重视粮食安全,中国难道是个例外?现在粮食价格上涨,就已对中国形成巨大的挑战,而粮价上涨的受益者只有国际投机者和最大粮食出口国美国。又比如,有人鼓吹中国金融需要全面开放,不需要担心外国金融机构控盘中国,而事实上,当中国金融机构想进军美国的时候,才发现它们并不像自己宣扬的那样开放。
多年来,中国政府大力倡导解放思想,各种主张和言论如潮涌般出现,这对于现代国家来说,实属正常现象,言论自由也是现代社会的重要标志,任何人都有法律保护下的言论自由。对於政府决策来说,也须听取多方意见,避免闭门造车。但重要的是,政府决策要独立,要避免受一些别有用心或者是无知言论的影响。别有用心的言论是利益集团收买的言论,无知的言论是脱离中国国情的言论,二者都会导致难以收拾的残局。
中国大豆如此,中国股市能否幸免?
【相关新闻】谁在暗算中国大豆 A股市场怎么了 “不救市”并非市场经济常识
完善配套政策,维护市场稳定,保护投资利益,巩固经济成果
针对当前的证券市场,很多专家学者提出应该由政府出台政策措施进行“救市”,也有人认为,当前的市场低迷很大程度上是由于股市制度在设计和建立是不够完善造成的,所以政府“出手”不是“救市”,是在纠正错误。
《人民日报:完善资本市场税收政策》:关于政策的效果,历史经验表明,股市涨跌受宏观经济环境、上市公司利润增速等多种因素影响,印花税调整很难改变股市本身的趋势。如1998年6月、2001年11月及2005年1月的三次下调印花税,股市在短暂上涨后,很快都重回下跌趋势。
人民日报3月26日刊登吕鸿文章,文中写道,金融动荡不是空穴来风。决定宏观经济基本面走好走坏因素的背后必然有更深层次的政治因素。有专家认为,美元疲软使以美元为主导的世界金融体系再次面临自二战以来最严重的危机,只是大家都在一条船上,美元金融体系突然崩溃对大家均没有好处,因此必须维持该体系,使之“软着陆”。可以说,全球股市动荡还远远没有走到头。而对于新兴发展中国家来说,要珍惜来之不易的内生性经济动力,重点采取各种措施,确保本国股市、房市稳步发展,同时规避风险,到欧美投资要慎之又慎,避免掉进西方的金融“陷阱”。
北京大学金融与证券研究中心主任曹凤岐表示,政府要“救市”,比如说印花税的问题,就是说政府还是要“救市”,他认为当前最有利的措施是降印花税,为什么?去年“5·30”是提高印花税把市场打下去了,这是最直接的,降低印花税,或者单边征收,把这个事先做出来,让大家一看政府还真是做这个事,然后我们再采取其他的措施。股市不能让它再跌下去了,为中国资本市场负责,为投资者负责。
中国人民大学金融与证券研究所所长吴晓求表示,目前政策向市场传递的信号存在一定程度失衡,因此要控制投资者恐慌情绪的蔓延,就应该对失衡了的政策信号做出调整和修正。从稳定市场的角度来讲,政策层可以从三方面入手考虑:一是进行印花税改革,降低股市的交易成本;二是平衡供需关系,减缓供应的增长;三是在一定的情况下允许上市公司回购股票。
中国政法大学教授刘纪鹏认为,股市并不是点位越低越成熟、越理性。目前A股市场已具备估值合理性,但投资者参与股市投资的热情仍然很低落,因此应当在政策层面给予投资者一个积极的引导信号。
网友:既然有专家说政府不应该干预股市经济,那为什么去年5.30却出台印花税干预。那时干预了为什么现在不干预了?
网友:如果去年增加印花税的理由正确而且继续存在,那就用不着你再来找其他不降低的理由!如果去年增加印花税的理由不正确(事实证明是这样的)或者已经不存在,那你再找多少个不降低的理由也是说不过去的!现在的问题是:有关部门有没有勇气承认并改正错误!
【相关新闻】下调印花税无关救市关乎公平 股市逻辑:先要有人投资才能有人融资 叶檀:别把股市当降温工具 救市就是救中国经济
美联储三出非常规手段 美政府救市路线图渐清晰 各方出手频频救市 美联储六次降息之后 五大央行救市 美联储将注入市场2000亿美元
来源:人民网经济频道 (责任编辑:李天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