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份中国的A股市场继续呈现单边向上走势,两市股指再度创出历史新高。4月份A
股公司公布的良好业绩数据,极大地刺激了投资者的做多热情,带动了股指持续上涨到4200点附近,个股业绩超预期增长和股价大幅飙升共同构成股市上一道靓丽的风景线。
上市公司业绩快速增长
无论是2006年年报还是2007年的第一季度季报,上市公司都交了一份漂亮的答卷。截至4月30日,沪深两市共有1474家上市公司如期披露了2006年报。据统计,1474家上市公司共实现净利润3781.17亿元,同比增长46.8%,实现加权每股收益0.24元、同比增长25.6%。其中88.04%的上市公司实现盈利,明显超过2006年盈利公司81.76%的比例;有70.70%的上市公司净利润较2005年同比实现增长,远远超过2005年报52.97%的同比数据。
与年报相比,季报显示出的上市公司业绩增长更加强劲,截至4月30日,沪深两市共有1468家上市公司披露了2007年第一季度季报,加权平均每股收益0.10元,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3.63%,高于2006年第一季度0.06元和2.05%的水平,分别增长66.67%和77.08%。同时,上市公司的每股主营业务收入以及主营业务利润率同比也有明显上升。主营业务收入从去年第一季度的每股1.36元上升到1.53元、1.52元和1.60元,今年第一季度每股主营业务收入为1.54元,同比上升13.2%。主营业务利润率从去年第一季度开始一路上升,分别为15.69%、16.68%、16.53%、17.38%,至今年第一季度为18.22%。有统计显示,两市A股动态市盈率在5月初的时候为31倍。而在此前基于2006年年报统计出的A股静态市盈率尚处于接近40倍的水平,这使得人们为高企的股价找到了一个支撑的依据。
事实上,上市公司2007年上半年度业绩现在也开始预告。截至目前,沪深两市共有400多家上市公司预告了半年度业绩,其中250多家公司业绩预喜,占比近60%。统计显示,在250多家业绩预喜的上市公司中,预计业绩增长超过100%的公司占了30%之多,而业绩预增超过50%的更是达到140多家,占比超过50%。不仅如此,扭亏为盈的上市公司达到50多家,其中多为ST或鄢ST公司。在靓丽的业绩预告下,上市公司上半年整体盈利持续增长,似乎也已成定局。不管这些业绩是否有水分,但至少目前对投资人还是有很大的吸引力。
新会计准则给上市公司贴金
目前上市公司业绩表现异常出色,有多方面的原因,宏观经济持续向好,上市公司股权分置改革基本完成,以及一批大蓝筹公司登陆A股,都为上市公司业绩再创历史纪录提供了重要保障。但是,2007年1月1日开始实施的新会计准则无疑给上市公司贴金不少。
2006年2月15日,财政部发布了39项企业会计准则和48项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与旧准则相比,新会计准则的改变主要体现在公允价值、金融工具、资产减值、企业合并、递延所得税和分部报告等几个方面。它要求企业“以实际发生的交易或者事项为依据进行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其核心就是对一些变现能力强或变现可能较大的资产可以公允价值计算,采用报表披露日的价格,对财产进行重新估价。
据了解,公允价值是在国际准则中广泛运用的计量属性,是指公平交易中,熟悉情况的双方自愿进行的资产交换和债务清偿的金额,或者说是计量日主市场(最有利市场)中交易的脱手价格。新准则实施导致上市公司股东权益增加的因素主要包括两个方面。第一,是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以及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引起股东权益增加,这部分主要是指上市公司从交易所购买的股票、债券、基金等交易性金融资产;第二,是因计提资产减值准备等原因形成递延所得税资产而导致股东权益净增加。
这一“重新估价”在上市公司年报中得到了立竿见影的表现。以南京高科为例,南京高科公司2006年的财务年报按原来的会计准则披露的股东权益为14.1亿元人民币,而按新会计准则编制的股东权益则为24.8亿元,其中差额超过10亿元。这是因为南京高科所购买的中信证券2754万股、栖霞建设限流通股5842万股和南京商业银行17%股份等金融资产随着市场行情激增,早已超出原始价格约12亿元。实际上,新会计准则的实施给沪深股市绝大多数的公司带来了业绩的提升。来自财政部的消息表明,施行新的企业会计准则体系和审计准则体系后,根据对2006年12月31日之前上市的1408家A股上市公司的统计,上市公司执行新准则股东权益净增加141.80亿元(扣除少数股东分类变化影响后),增幅为0.43%。
业绩喜人背后的隐忧
不过,上市公司业绩持续增长背后也存在一些隐忧,业内人士分析主要体现在新会计准则影响逐渐淡化、非经常性损益收入不可持续。据专家分析,第一季度每股业绩同比增长78.1%的背后,有25%~30%来自去年第一季度业绩同比较低的影响,上市公司的业绩经过了2005年下半年的滑坡之后,2006年第一季度继续延续了这种下滑的势头,因此,2006年第一季度0.055元每股收益的基数很低。而去年第四季度的业绩由于受各公司计提各种准备的影响,业绩较第三季度环比下降较多。实际上,主营业务对业绩的直接拉动约为20%左右。因此,有关专家提醒投资者,通过优质资产的不断注入,已经使得上市公司的整体水平得到明显提高,但由于今年第一季度以及去年年报业绩在很大程度上来自于新会计制度实施、投资收益、资产重组等多种因素,未来3个季度的上市公司业绩能否保持如此之高的增长水平,还需要投资者反复掂量一番。
来自上市公司的信息似乎在证明着专家的担忧。从沪深两市目前预告了半年度业绩的预喜公司看,有色金属类上市公司主营稳定增长、盈利能力显著提高,很大程度上得益于今年来国际期货市场商品价格的大幅上涨。但这种价格波动,也将考验这类上市公司未来业绩增长的稳定性和持续性。一些ST或鄢ST公司,则由于在去年完成重大资产重组或资产置换,上半年业绩有望得到大幅提升,但这些注入或置换进入上市公司的资产,未来持续的盈利能力,也有待时间去检验。同样,参股券商题材,也使得不少上市公司盈利大幅增长,但这种投资收益推动业绩增长,仅仅在行情持续向好的背景下,一旦行情出现波动,这部分收益也将缩水。同时有机构认为,第一季度季报上市公司业绩增幅有可能是A股市场上市公司年内的业绩增长高点。不过,从更长周期来看,中国经济的持续高速增长,以及2008年开始实施的新企业所得税法,会使得至少在未来2年,A股市场上市公司业绩的快速增长格局仍将有望得到持续。
www.ctaxnews.com.cn 2007.05.30 闵丽男